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冯海阳就“一带一路”接受德国《莱茵邮报》专访
2017/05/12

  2017年5月11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开幕之际,德国《莱茵邮报》刊登对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冯海阳的专访。冯总领事围绕高峰论坛情况、中德及中国与北威州共建“一带一路”成果和展望、“一带一路”倡议意涵等回答记者提问。采访全文如下:

  《莱茵邮报》:总领事先生,“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在北京开幕。中方主办论坛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冯总领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简言之,论坛旨在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3年多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去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达到145亿美元。中国企业已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增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莱茵邮报》:“一带一路”倡议对德国北威州意味着什么?

  冯总领事:随着中德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北威州的杜伊斯堡市已成为中欧班列在欧洲西部最重要的节点之一。目前每周已有多达25趟货运列车往返于杜伊斯堡港和中国多个城市之间。铁路运输的优势在于,从供应商到客户只需16至19天,运输时间仅为船运的一半,我们的目标是将运时进一步缩短至8天。此外,双方在铁路领域合作潜力也十分巨大。

  《莱茵邮报》:具体带来了哪些好处?

  冯总领事:双方正在共同努力,争取在未来数年内进一步大幅扩大直接经过杜伊斯堡的货运量。此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商市场,未来也将进一步推动运输物流业发展。上述对当地而言无疑是重要的就业引擎:目前杜伊斯堡有45000个工作岗位直接或间接同港口相关,相较2000年又增加了26000个工作岗位。共有3000多家企业在港区落户,2016年新企业落户又创造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

  《莱茵邮报》:除了物流领域,新丝绸之路是否还有助于推动其他领域企业赴北威州投资?

  冯总领事:答案是十分明确的。例如中国风能领域市场领导者南高齿集团就依托杜伊斯堡在中欧班列建设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此设立了欧洲总部,目前已聘用当地员工70余人,并将不断扩充团队。该集团还计划在此打造全欧设计、培训和服务中心。此外,共建“一带一路”还将有力促进中德教育、旅游和文化等领域合作。如去年双方在杜塞尔多夫成功举办了首次“新丝路上的蓝色集装箱”活动。在这一框架下,沿线国家将以中欧铁路大通道为路线,以“蓝色集装箱”为载体,举办丰富多彩的国际文化经济交流活动。

  《莱茵邮报》:听上去的确不错。但此间也有批评人士认为,中国试图通过建设新丝绸之路扩大自身国际政治影响……

  冯总领事:批评客观存在,我们欢迎批评的声音。中国理所当然要考虑自身利益,哪个国家不这么做呢?但“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旨在于深化合作、加强文化交流互鉴和实现沿线国家共同发展,这难道不符合中国利益吗?我们应将这一倡议视为所有沿线国家的共赢之道。我们身处一个危机时代,面临恐怖主义、战乱、难民潮以及世界经济萎靡不振等严峻挑战。当前世界上已少有国家拥有这样的意愿和胆识,着眼未来进行运筹和行动,而“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中国对时代呼唤充满希望的积极回应。正因如此,这一倡议才会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

  (《莱茵邮报》创办于1946年,总部设在杜塞尔多夫,系德国西部地区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日报之一,发行量约30万份。)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