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冯海阳会见北威州中企协代表
2015/01/06

  201516日,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冯海阳在北威州中资企业协会主席单位德国五矿有限公司会见协会代表,与代表们就中企在当地的发展和面临人才短缺及签证困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座谈。

  冯海阳在会上首先致辞。他说,工作组到任以来,无论是与德方接触还是与协会成员交流,都真切地感受到北威州中资企业协会是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组织。协会在成立伊始即提出为树立北威州中资企业优秀国际化形象而奋斗,始终不渝地通过为会员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优质高效服务团结奋进。站位要高、距离要近,这也是建馆工作组办好人民满意外交应该掌握的思想方法。

  他说,工作组不会忘记抵达杜塞以来,协会及许多会员企业对工作组明确表态:建馆工作要人出人,要力出力。讲情重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儿女在海外共谋发展的成事之要。对与这样一个中资企业协会一道谋事做事,驻杜塞总领馆建馆工作组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对于双方下一步可在哪些方面共同努力,工作组有以下初步设想:

  一是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铺路搭桥。北威州是德国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教育水平最高的联邦州之一,在中德贸易、投资合作和人文交流中地位十分重要。该州对华贸易在德国联邦各州中排名第一,2013年双边贸易额达301亿欧元,约占中德贸易总额的30%;该州与中国的双向投资在德国联邦各州中排名第一,目前有800多家中国企业在此落户,2700多家北威州企业在华投资或设立代表处,在华投资总额占德对华投资总额的25%;该州华人华侨、中国留学人员人数在德国联邦各州中排名第一,4万多名华侨华人、7000多名中国留学人员在此居住、学习,分别占全德华侨华人及中国留学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该州的杜伊斯堡作为欧洲重要内河港口,是全欧洲唯一拥有多条对华直通货列的城市。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努力把国内与北威州的利好因素进一步融合起来,把双方显性与潜在的积极动能进一步结合起来,使中国与北威州的交流合作成为国家合作共赢开放战略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使北威州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日益发挥重要的支点和枢纽作用。

  二是支持和帮助更多的中资企业在北威州安家落户、发展壮大。毫无疑问,北威州是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兴业的一个重要平台。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企业家是最懂得用脚尖说话的群体。近年来,北威州的中资企业成倍增加,该州区位、设施、产业及人文等资源富集的基础性优势不言而喻,中国企业在北威州大有可为。但同时也要看到,中资企业在争取公平、友善的经营环境方面仍面临一些制度性障碍和偏见制约;一些地处偏远的中资并购企业只有一两个母公司常驻代表,这些中方管理人员独处异域,也需要总领馆和企业协会近距离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建馆工作组将努力做好北威州中资企业的坚强后盾,支持、配合企业协会更有力地推动德方重视中资企业的合情合理合法诉求,更有效地通过德国当地传媒讲述“北威州中资企业故事”,更广泛地在中德企业之间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以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中资企业的投资与发展环境。建馆工作组也愿与我们的中资企业协会一道切实发挥纽带作用,成为守望相助、相亲相惜的北威州中资企业之家。

  三是充分发挥一线优势为中德创新合作建言献策。当前中德经贸合作正步入新阶段、孕育新突破。李克强总理去年10月访德期间,两国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决定以建设创新伙伴关系为契机,重点开展工业、科技、农业、环保、城镇化等领域创新合作。北威州是德国创新重镇,在机械制造、化工、环保、生物、医疗等领域在德国乃至欧盟均具有较强竞争力,在中德全方位创新合作中地位重要。企业家是开拓创新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发展和合作的生力军。建馆工作组愿与企业协会及其会员企业一道,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调研成果,为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为中德两国发展创新伙伴关系提供重要参考。

  在近2个小时的座谈中,来自五矿、华为、三一、太钢、武钢、重庆驻欧洲联络处、国航、工行、中行等企业的代表踊跃发言,对中企发展中面临的人才短缺和签证困难等问题提出各自看法。冯海阳认真做了记录,并表示总领馆将尽全力提供可能的支持。驻杜塞总领馆建馆工作组的领事人员全体参加了见面会。

  (本文来自《欧洲时报》)

   

推荐给朋友: